行业热点

People\'s Bank of China\'s Pan Gongsheng: Cracking Down on Speculation of Domestic Virtual Currencies, Stablecoins Included in Macro Prudential Management

发布日期:2025-10-28 10:09
Chain Icon
欧易OKX
OKX是全球十大虚拟货币交易所之一,支持90多个国家地区的法币充值服务,是法币入场和提现的重要通道之一。

The following content has been modified from a source from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shown resilience and strength in the face of various challenges, thanks to effec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supporting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imely adjustments to monetary policy. Despite uncertainties in the global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Chinese economy continues to grow steadily, driven by domestic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Efforts to reform and improve the financial sector have also led to greater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Looking ahead,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will continue to closely monitor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adjust policies as needed to support sustainable growth. By promot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deepening reforms, the central bank aims to enhance the resili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long run.

People\

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近年来,市场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特别是稳定币不断涌现,但整体还处在发展早期。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

潘功胜表示,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监管,已成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人民银行将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统筹推进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建设,持续提升金融体系的韧性与稳定性。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一、近期市场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人民银行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何副总理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4%,贷款同比增长6.6%,剔除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的贷款增速约为7.7%。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将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政策执行与传导。

关于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去年,人民银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操作。这一举措旨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协同,也有利于债券市场改革和金融机构做市能力提升。

实践中,人民银行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兼顾债券市场供求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灵活开展双向国债买卖操作,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今年初,考虑到债市供求不平衡及风险积累,我们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关于数字人民币、稳定币与虚拟货币监管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和监管的法定数字货币,兼容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近年来,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已初步建立。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其在货币层次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业务运营机构。

目前,人民银行已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跨境合作与使用;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助力首都建设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与此同时,市场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特别是稳定币不断涌现,但整体仍处于早期阶段。国际金融组织和央行普遍对稳定币持审慎态度。在近期华盛顿召开的IMF/世界银行年会上,稳定币及其潜在风险成为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的焦点议题。

普遍观点认为,稳定币当前难以满足客户身份识别与反洗钱要求,放大了跨境金融监管漏洞,易被用于洗钱、非法资金转移和恐怖融资,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脆弱性,并对部分欠发达经济体货币主权构成冲击。

自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已发布多项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仍然有效。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会同执法部门,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经营与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并密切跟踪境外稳定币发展动态。

关于个人信用修复政策

征信系统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对企业和个人金融违约行为进行记录并供金融机构参考。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违约记录保存期为五年。过去几年,受新冠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债务逾期,虽已全额偿还,但不良记录仍影响其经济生活。为帮助相关群体加快修复信用记录,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金额较小且已还清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该政策预计明年初执行。

二、中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

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近年来,我们有序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单体金融机构稳健并不代表系统稳定,必须弥补微观监管的不足,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积累和跨机构传染。此后,各国中央银行普遍承担宏观审慎管理职责。

中国在宏观审慎管理领域起步较早。2003年即在房地产金融领域实施最低首付比例政策。2008年后,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人民银行从八个维度推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体系建设:

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2021年),明确总体框架;

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2003年),2016年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

健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制定一系列基础制度;

设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实施逆周期调节;

探索金融市场宏观审慎管理,动态监测债券市场运行;

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动态调整房贷政策;

搭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

加强市场预期管理,稳定股市、债市与汇市运行。

三、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核心作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估体系

风险监测和评估是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在监测方面,人民银行将持续提升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对重点领域风险的动态监测功能,优化数据整合与风险识别能力;同时,充分发挥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作用,利用高频数据对金融市场交易行为进行动态监测和趋势研判。

在评估方面,2016年设立的宏观审慎评估(MPA)体系目前主要服务于货币政策执行。下一步,人民银行正研究将MPA体系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聚焦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评估;另一部分专门聚焦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评估,为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提供制度化支撑。

相关方案已初步形成,后续将与金融机构广泛沟通,完善后有序落地执行。

2.完善重点机构与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重点金融领域,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环节。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监管要求,充分发挥逆周期资本缓冲、恢复与处置计划等工具作用;同时,适时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推动附加监管要求落地。

在金融市场层面,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拓展维护市场稳定的宏观审慎管理功能,重点关注金融机构杠杆水平和期限错配情况,及时阻断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积累,防止市场出现“羊群效应”。

此外,将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体系,建立中央对手方流动性风险约束与流动性支持机制;持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根据国际形势变化,灵活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保持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在房地产金融领域,健全房地产金融分析框架,完善基础性制度安排,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3.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提升系统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人民银行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工具体系。下一步,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拓展和优化,提高政策工具的适用性与协调性。

针对金融机构,将综合运用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与杠杆率要求、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压力测试、逆周期资本缓冲、逆周期拨备调节、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恢复与处置计划、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等工具,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针对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将继续使用远期售汇业务风险准备金、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工具;债券市场将通过杠杆水平、期限错配管理及窗口指导等方式维护稳定;股票市场方面,将继续通过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维护市场信心。

人民银行也在研究新的制度性安排,探索在特定情境下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机制性工具,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同时防范道德风险。

在房地产金融领域,将综合运用首付比例、贷款利率、风险权重、居民债务收入比等工具,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在风险处置资源方面,将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作用,完善金融安全垫机制。人民银行将依法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在必要时提供流动性支持,防止系统性风险外溢。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动态评估与优化宏观审慎工具体系,不断提升其系统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政策工具框架。

4.健全协同高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治理机制

宏观审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跨部门的统筹协调与制度保障。

今年初,人民银行成立了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委员会,强化对重大政策事项的统筹分析、协调和落实。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协同,强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同时,将严肃财经纪律和市场纪律,严格执行监管规则,防范风险外溢与道德风险。

在制度建设方面,将加快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金融稳定法》等立法修法工作,夯实宏观审慎管理的法治基础。

结语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推进、动态完善的过程,也是一项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十五五”规划要求,秉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工具效能,健全协同治理机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结构完善、运转高效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为我国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Chain Icon
欧易OKX
OKX是全球十大虚拟货币交易所之一,支持90多个国家地区的法币充值服务,是法币入场和提现的重要通道之一。
分享到: